幼兒園的戶外運動場地是幼兒一日活動一個十分重要的載體,《浙江省等級幼兒園評定標準》明確要求,幼兒一日戶外活動2小時以上,其中1小時體育運動。隨著幼兒教育事業(yè)發(fā)展和課改推進,幼兒園戶外環(huán)境日益成為一日活動的關鍵場所。我園在戶外
運動場地建設時,對其價值與意義進行了全面深入的思辨。
視角1
《浙江省等級幼兒園評定標準》——滿足幼兒戶外活動2小時、體育運動1小時的需要。
視角2
幼兒園教育的基本特點——符合“游戲為幼兒基本活動”的教育要求。
視角3
當前的課程改革——滿足主題課程開展,促成幼兒主動參與、積極探究的需要。
視角4
當下戶外場地創(chuàng)設趨勢——單一的“運動場”走向多樣的“游戲場”。
當我剛進入這個新園區(qū)時反復思考:如何創(chuàng)建改進戶外場地才是真正站在兒童立場,才能真正實現(xiàn)“把成長交給兒童”的愿景。
01
從盤點起步,統(tǒng)整規(guī)劃戶外場地創(chuàng)設
我們園區(qū)占地面積4441㎡,其中建筑面積3038㎡,戶外面積僅1400㎡。小小的操場、后院的小菜地,這幾乎是戶外場地的全部了。盤點中發(fā)現(xiàn):
(1)因四個大型玩具的錯落擺放而缺少成片空地,戶外活動內(nèi)容豐富性受限。
(2)整個園區(qū)的綠化零散種植,缺少郁郁蔥蔥的美感和可供幼兒探究的空間。
于是我們啟動環(huán)境論證會反復討論,草根手繪園區(qū)平面圖,展開戶外場地改造的整體構想。從戶外活動場地劃分的視角,關注創(chuàng)造性游戲,運動類游戲,科學探究類游戲,園藝、綠化、休閑活動這四個維度的需求。經(jīng)多次論證修改后,確定從運動型、游戲型、探究型三個板塊進行創(chuàng)設改造。
02
以板塊落實,精心推進戶外場地創(chuàng)建
(1)充分利用空間,結合運動需求開辟運動場地
科學合理創(chuàng)設。為滿足戶外2小時活動,體育運動1小時的要求,開辟了空中、前院、后院三個板塊9個運動場地,以同時滿足9個班額開展戶外活動的需要。
前院操場:結合不同的運動類型及留白,將操場設置為車類活動區(qū)、攀爬架區(qū)、安吉游戲區(qū)和操場留白三個區(qū),共計6個。
空中平臺:三樓西平臺地面改造為木質(zhì)地板,利用墻面增添攀爬類材料,再投放木梯、架子、墊子等低結構材料,成為以攀爬運動為主的運動場地。三樓東平臺的空間比較方正、開闊,就利用懸浮地板的色彩拼貼出球場地面,投放羽毛球、皮球、乒乓球等,成為以球類為主的運動場地。
后院空地:將原操場的滑梯改造調(diào)整后放到一個角落里,開辟土坡,種上大樹,形成自然空間型的運動場地。
細節(jié)優(yōu)化跟進。結合《指南》中健康領域動作發(fā)展的要求與實際運動場運作,反復調(diào)整,細節(jié)跟進,讓運動更科學有效。
車類區(qū):地面劃線有序運動,增加小坡道打通空間,讓車類活動不僅僅局限于一塊小空地的反復轉圈,而是從小空地到操場,甚至經(jīng)過門廳穿過教學樓,讓活動更富趣味,同時增加孩子的運動量。
攀爬架:結合懸垂和跳高,利用幼兒園的富余材料,添置一些材料,在攀爬架處添加懸垂鐵環(huán)、皮球、鳥窩等,豐富幼兒在本區(qū)域中的運動形式。
運動器械:操場的三塊留白區(qū)充實運動器械,為了方便取放,保證運動時間,在教室窗臺下開辟空間,制作專用的器械柜存放,由孩子自主取放。改進器械存放架。對原有設施進行改造,從幼兒自主服務的理念進行設計。如,放純凈水桶的大鐵籠,切割后加上帆布變成孩子可自主取放的皮球架;敞篷式的架子,羊角球放上去總是掉出來,就把兩個整合加上護欄改造成存放架。
在創(chuàng)設運動型場地的過程中,我們堅持四個原則,基于動作發(fā)展兼及不同的運動類型,基于保障運動量的可能進行場地與器械設置,保證幼兒參與的趣味性,使運動具有一定挑戰(zhàn)性,不斷地開辟、改造、調(diào)整。
(2)滿足幼兒游戲需求的戶外活動場地創(chuàng)建
挖掘空間利用資源,開局布陣。結合戶外活動2小時及自由活動的需求,我們開局布陣,創(chuàng)設戶外自主游戲場地。我們提高場地的利用率和空間的使用率,開辟戶外建構區(qū)、角色車類游戲區(qū)、沙水池、自然游戲長廊、野趣場五個場地,為的是引發(fā)幼兒各種自主游戲。
自然游戲長廊:原先的長廊有兩個雨棚作為器械存放,但不利于幼兒取放。窄長的空間一排觀賞型灌木和一兩棵沒有生機的桂花樹,仿佛是一個閑置的空間,對缺少活動空間的我園來說,有很大的開發(fā)利用價值。因此,我們?nèi)サ綦s物,開辟“自然游戲長廊”,鋪設草坪、種植合適樹木,挖出小池塘,營造自然角落,添置活動架,改造角落地塊為材料庫房,孩子們可以在這里自主選取材料開展游戲。
戶外建構區(qū):大廳門前的空地和大門進入教學樓的空地只有在來園離園時用,平時幾乎是空置的。我們嘗試在這里開辟建構區(qū),設置材料架,放上碳化木塊。精彩的建構游戲在此發(fā)生了,拓展了游戲可能。
野趣場:教學樓后院原先是長不出菜的菜園,因為背陰沒有陽光。于是,我們在此建小城堡,添軍隊服飾道具,以引發(fā)孩子野戰(zhàn)游戲。
車類區(qū):同一塊場地開展不同的游戲。上午是運動時間,下午是快樂的游戲時間。我們添置角色游戲材料,幼兒利用場地、車和材料開展洗車行、野營、建筑工地等角色游戲。
涂鴉區(qū):三樓東平臺的大墻面作為涂鴉墻,幼兒在此可以進行水粉、拼貼畫、記號筆等不同形式的涂鴉。
我們努力以符合自由、愉悅的游戲精神,滿足幼兒多元化的游戲體驗,滿足幼兒自主體驗、創(chuàng)造表現(xiàn)的游戲需求,解決場地空置化,提供材料低結構化,打造適宜幼兒的戶外游戲場。
(3)滿足幼兒探究愿望的戶外場地創(chuàng)建
我剛到園區(qū)時,幼兒園里的綠化少之又少,如前所述,教室窗前、旗臺兩側豆腐塊的草地,操場中間的小灌木叢花壇等幾乎都是裝飾性的,缺少能與幼兒的互動,更缺少對幼兒探究的支持。我們這樣改造:
整片化處理,讓綠植扎堆成“型”。刨掉部分塑膠,填上泥土,讓草地成為可玩的草地。調(diào)整原有綠植的位置,化零散為聚集,刪減取舍重新布局。
實用性添加。根據(jù)一年四季綠植的生長特點,努力實現(xiàn)四季都有特色綠植。我們種植了櫻花、海棠、紫藤、桂花、凌霄,還有梨樹、桃樹、枇杷樹、柚子等,為幼兒的探究性學習和主題課程實施提供支持。2019年的春天,園區(qū)猶如第一次穿上了春天的衣裳,孩子給不同的樹畫名片,在樹下寫生,留下春天的美景。
專屬型開發(fā)。將教室窗口前的草地改為小菜園,打造成為幼兒動手實踐、觀察發(fā)現(xiàn)的專屬區(qū)。小麥、油菜、蠶豆、土豆、萵筍……小菜園里熱鬧非凡。孩子們還在這里開展了第一次野炊活動。
我們從符合幼兒直接感知、親身體驗的學習特點出發(fā),滿足主題課程背景下主題園本化實踐的需求,引發(fā)幼兒深度探究、主動學習的可能,打造探究型戶外場地。
總之,我園在戶外活動場地創(chuàng)建過程中,秉持“看見兒童”的理念,在三個維度上,采用三種方式。即從孩子年齡特點出發(fā),基于游戲需求,從課程視角構建戶外場地,堅守兒童本位;做到關注兒童經(jīng)驗,支持生長可能;遵從兒童視角,做到好玩有趣;尊重兒童需求,確保幼兒想玩樂玩。讓兒童在本然中自然悄然地成長!